中化蓝天:档案见证|这些照片里藏着中国氟化工的发展记忆
庆党百年
穿越历史烟云,历经风雨洗礼,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0年华诞。百年前,国家积贫积弱、人民苦难深重;百年后,国家繁荣富强,人民安居乐业。
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征程中,一批批优秀化工企业、一代代化工行业工作者,听党话、跟党走,怀揣“爱国报国、兴国强国”之志,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今天,让我们翻开一组组中化蓝天产业基地变迁的照片,回望这段从一穷二白、“摸着石头过河”起步,到具备“世界级竞争力”的奋斗历程。
PART 01
浙化院
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,华东工业会议决定在浙江建设一个有水平、能开拓并引领浙江省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化工研究机构。
1950年1月,浙化院前身——浙江化工试验所宣告成立。老一辈科技工作者“急国家之所急,研国家之所需”,在解决群众穿衣、用药等问题上做出重要贡献。
1964年,第一代卤代烷灭火剂率先制备成功。1965年,成功研制“华东12型树脂”,成为国内首例聚氯乙烯干法纺丝用树脂。经检测,纤维质量达到日本Teviyon和法国Rhovyl同类品种水平。1965年,国内第一套万吨级电炉法钙镁磷肥生产线在金华建成。1970年,完成抗皮炎新药“肤轻松”的联合攻关,填补了我国激素产品的空白。1978年,涉及灭火剂、农药、肥料、化机等十一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……
历经70余年发展,浙化院创造了上千项科研成果,并积极响应科技体制改革,在杭州、上虞等地孵化了一批科技子公司,多个产业基地开花结果,实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丰收,走上一条“科研为产业铺路,产业向科研反哺”的良性循环之路。
PART 02
下沙基地
2000年世纪之交,伴随着省属科研院所转制大潮,浙化院主动迎接改革,在浙江这片创新、创业、鼓励改革的沃土上,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排头兵,并孵化出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。
在杭州下沙,蓝天环保建成了全球唯一一套万吨级HCFC-123装置,市场份额至今保持全球领先;并荣获“第二届中国保护臭氧层贡献奖金奖”、“履行联合国保护臭氧层公约淘汰全氯氟烃/哈龙贡献奖”等国内外大奖。
2020年,蓝天环保下沙厂响应杭州市政府“环境立市”、“退园入城”号召,于2020年1月完成停产搬迁工作,在上虞基地开启二次创业。
PART 03
上虞基地
从种满玉米杆、雪里蕻的空地变成如今坐拥东西两大园区、数十套生产装置,业务遍布含氟新材料、含氟精细化学品、氟碳化学品的综合性氟化工生产基地,上虞基地不仅承担了中化蓝天产业升级的重任,更是见证了中国氟化工迈向“高精尖”的奋斗史。
生产规模、市场份额全球领先的三氟乙酸系列产品,被央视《院士说科技》誉为“神奇灭火剂”的全氟己酮,打破高端垄断、产能不断扩大的PVDF锂电粘结剂,国内唯一、配套多家飞机主机厂的PVF薄膜……十余年来,上虞基地产出了数个氟化工行业的领衔产品,并积累了一大批产业化成果和技术。
PART 04
陕西基地
20世纪80年代末,电冰箱、空调等家用电器刚刚走入我国寻常百姓家,西方国家却已开始氯氟烃制冷剂的淘汰工作。为此,一批科研人员坚定地选择了制冷剂替代物研究这个课题。1999年,国内第一套年产200吨HFC-134a工业试验装置在陕西西安落地,并于2003年建成国内首套年产5000吨HFC-134a生产装置,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氟氯烃替代物生产领域的技术垄断,使我国具备了规模化生产HFC-134a的能力。
这就是中化蓝天陕西基地这片土地上萌生的“种子精神”。2020年,年产30000吨HFC-134a装置从西安整体搬迁至陕西蒲城,种子精神在另一片土地上继续生根发芽。
PART 05
太仓基地
2005年,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,中化集团从西安环保抽调一批骨干赴江苏太仓开始2万吨/年HFC-134a项目的建设。太仓,背靠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,直面整个华东市场,拥有“天下第一码头”太仓港,对外贸易便利,“地利”要素得天独厚。
历经西安、太仓两地若干次的产能扩建,2008年,中化蓝天成为国内最早实现HFC-134a和HFC-125两个产品万吨级规模化生产的企业,并一跃成为世界市场主要的汽车空调制冷剂供应商之一。中化集团也拥有了世界级HFC产业基地,晋升为全球市场引领者之一。
PART 06
郴州基地
萤石资源被世界各国列为战略资源,我国萤石储量虽然丰富,但高品位萤石资源有限。2010年12月,中化蓝天在低品位萤石资源开发上谋篇布局,控股鑫源矿业、弘源化工,将亚洲最大、世界第二的单体整装(露天)萤石矿收入“囊”中,不仅保障了自身氟化工业务可持续发展,同时有力推动了国家萤石战略资源有序开发。
2019年,年产3000吨三氟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,锂电项目模试成功,郴州基地已初步形成了“矿山—无机—有机—锂电”协同互补的氟化工产业链。
PART 07
新能源基地
当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家战略,中化蓝天奋楫中流,再立潮头。2018年起,为打造具有特色的“电解液+”产业模式,中化蓝天以并购和自建迅速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。
在湖北黄冈,拥有5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,产品质量行业领先,是国内外多家知名动力电池企业的优质供应商。
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电解液综合服务商,中化蓝天落子南北。并购北化所电解液业务,年产2万吨电解液自建项目在浙江长兴开工建设,目前已建成生产过程全数据交互的电解液智能工厂。
百年恰芳华,奋斗正当时。
翻开档案,我们追寻中化蓝天为中国经济发展、化工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矢志和初心,从中汲取坚守信念的力量。
征程浩荡,初心如磐。中化蓝天将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担当新作为,再续百年化工波澜壮阔的新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