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X·设计上海 |人气爆棚!青山周平分享“改变城市生活的空间”
在业内,很少有哪一位建筑师,在微博上可以拥有80w粉丝。他就是日本籍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,在中国拥有极高的人气。而作为此次“设计上海“展特邀嘉宾的青山周平,更是受到现场众多设计师的追捧!
设计师与品牌
设计与艺术 文化与生活
功能与情感 自然与天地
共同构筑了这独一无二的日立BOX
作为“设计上海”家电品牌代表,此次展会,日立中央空调联手青山周平举办的【BOX·Horizon 盒子以外】沙龙,吸引众多设计从业人员专程前来参与,分别从艺术、文化和需求等维度,共同感知设计带给人们的无限力量,探索人居模式的无限可能,共同寻求美好生活的解决方案。
到场嘉宾:
青山周平丨B.L.U.E.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
岩本太郎丨Arc Design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
张洪春丨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理事 、Hi-Design室内设计大赛评委
张晓晨丨《时尚家居》出版人
李云峰丨日立中央空调市场推广部总经理
打破常规
走进日立BOX新生活
“生活就像一个盒子,我们永远不知道打开盒子会带来怎样的惊喜。”这是日立BOX产品诞生背后的思想底蕴,希冀通过不断打破常规,不断演绎更多可能,建构一种创新而有启迪意义的生活理念,引领一种生活方式。日立中央空调市场推广部总经理李云峰如此阐释BOX诞生的契机。
大咖助阵
共探设计美学新动力
有别于传统消费观念,新生代消费者在兼顾美观和实用性的同时,也在追求着精神层面的满足。而日立中央空调已然抓住了当下年轻审美升级的趋势,以“颜值”作为设计生产力,通过产品向大家传递态度与理念。《时尚家居》出版人张晓晨以媒体的视角解读日立BOX的设计美学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技术的革新,消费的日益感性化,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同类需求。独树一帜、别具匠心的个性化设计终将变成潮流。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到来,一次次地掀起了颠覆常理的行业裂变。Arc Design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岩本太郎用建筑师的视野解读日立BOX打破常规,探索生活无限可能的生活方式。
当然BOX不仅是一款中央空调,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正如李云峰总经理所说,空间的意义当然不止于满足人们对生活的“颜值”需求,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寄托。日立中央空调希望通过BOX给大家带去连空气都好看的生活方式,并运用不断创新的优势技术打造不仅限于“颜值”的生活体验。
青山周平
精彩演讲引爆全场
通过设计改变人的交流方式,以盒子重新连接城市里人与人的关系。这是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“盒子社区”背后的思考,在此方面,日立BOX与盒子社区异曲同工。
论坛上,青山周平进行了“改变城市生活空间”的主题分享,围绕盒子生活理念以及一些落地案例,从小空间、新家族、共享、手工四个主题切入,从当下社会的发展形态、年轻人居住生活形态、家的概念与形态变化等多层面娓娓而谈。
话题覆盖通过小空间连接城市网络,以共享社区打造适合年轻人的生活场景,构建适合未来新家族趋势的空间,以及不断依托再生理念,利用旧材料改造旧空间,重新让建筑焕发生机,为设计师带来思路与灵感,引起了年轻设计师的热烈互动。
长达两个小时的精彩演讲,青山周平分享了四个特别项目。
项目分别探讨了青山周平对极限小空间、城市新空间、共享的新居住模式等问题的不同思考。
NO.1
4平米极限小空间
在青山周平看来,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,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极限小空间。
在这个极限的个人生活空间里,仅仅是两片木板不同高度的插合,就能组合出座椅、书桌或者是睡卧的床板。
受此启发,青山周平在4平方米的胡同杂物间里,利用局部楼层的升降,设计了一个坐卧可居的迷你家。
NO.2
把自己的空间,开放给城市
在中国很多城市,青山周平发现许多居民们自发放置在住区街道里的椅子、桌子甚至小沙发等等城市共享家具。
他把这样自然而然的城市生活方式,引入了上海一间咖啡店的设计。
中间用玻璃幕墙围合的部分是店内空间,而四周的半户外坐区全部开放给城市。
这样的设计,带来友好而独特的“户外咖啡”体验。
NO.3
新四合院的共享生活
模拟传统四合院结构的摩登生活方式设计,花园和公共区域在中间,私密生活区环绕四周。
即便是在公寓楼里,也可以有这样的共享居住模式,会是很有趣的新尝试。
NO.4
盒子社区
青山周平一直在进行各种共享居住设计的探索。在工厂预制的盒子空间里,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很多版本选择。每个盒子都有滚轮,在最后入驻的公共空间里,可以根据采光、通风各种情况,随时进行方位的移动和变化。
这样的若干个盒子组合在一幢建筑楼层里,就形成了自由的新居住社区。项目在福建泉州即将落地完成,而与同济大学合作的盒子社区也在推进中。
引发共鸣的
青山周平设计语录
青山周平语录
1、每个时代都有一种看不见的欲望,一种时代的意识或者时代的氛围。我希望以一个建筑师的身份,通过空间的形式表达,传递自己的一些精神。
2、不稳定的时候,人才会对外面的事情有好奇心,这个是我看待外面的社会、现代的时代的一种方式。
3、材质追溯着时间,也追溯着源头。这些材质都是故事的载体,让我们越来越渴望质感,渴望一种无法被替代的感受。
4、我相信建筑设计有力量,改变城市,改变社会。
5、设计不仅仅是视觉层面的,处理人与自然、文化、生活的关系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。
6、在理想的城市界面中,内与外、私密与公共区域的分界是模糊的,是有“厚度”的,无需拓宽街道,就灵活地扩展了空间。这个有厚度的空间,是让居民能真正参加到城市空间中的关键。
7、做不同的设计,其核心都是体验者的感受。空间设计的本质不再只是建房子,而是改善人的生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这样一个综合的思维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