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暖商情logo

行业“乱象丛生”,新暖通生态亟待成型

来源:冷暖商情网2020-08-12

 由于疫情的原因,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没有按照往年惯例如期举办,但在对外公布的2019年消费举报数据中,暖通行业频繁跑路、乱报价、材料以次充好及售后无门等乱象,已然成为年度5大消费舆情其一,成为消费举报的重灾区。

 

 细数暖通行业的发展历程,从无到有,再到成为家居标配,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市场与屡禁不止的乱象所产生的矛盾,正在将这一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。这背后,乱象因何而来?解决方案又是什么?显然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。

 

 1、陷阱暗藏各环节,采暖行业痛点露出水面

 

 暖通行业最初是从北方发展而来,一路向南途中,越来越多的人嗅到了商机,似乎一夜之间,大量的暖通公司如春笋般成长。据数据显示,目前在长江流域就分布着超过一万多家暖通公司,活跃在第一线从事空调、供暖、散热器、地暖等业务。但是这些公司小规模、游击队形式的服务模式,直接导致这一行业标准缺失,乱象丛生。

 

 

 80%消费投诉举报案件就来源于这些地区。根据消费投诉案例不难发现,除了暖通公司跑路、经营不善关店等现象之外,采暖行业还存在着各种报价套路,材料以次充好、售后无门等乱象屡见不鲜。

 

 暖通行业一项用户调研显示,采暖产品的消费满意率仅为44.6%。面对激增的消费需求,这些屡禁不止的乱象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,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,行业洗牌也迫在眉睫。

 

 暖通行业的乱象一方面来自缺失的行业标准以及冗长的服务链条,导致很多消费陷阱暗藏其中;另一方面则是现有的服务体系和模式很难再满足爆发的消费需求。低价跑量,大量拿货,导致经销商资金压力越来越大......因此一旦出现差错,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,类似案例早已不计其数。这些不良商企就是利用了很多人不了解暖通行业而故意设的局。

 

 很多人认为暖通产品就是普通的电器而已,所以在购入暖通产品时就会就近选择小区附近的店面,心想低头不见抬头见,不会有什么问题,直接签合同付全款,殊不知,这样的店面通常都没有库存,在客户那里收了钱再去批发市场调货,除此之外,他们并没有多少员工,技术、工程和团队更是天方夜谭,只有接到订单才会找有空的“游击队”来施工。

 

 消费者普遍还有一种心理,那就是大公司运营费用高,大品牌价格贵,还不如自己选好了地暖、锅炉和空调品牌后,再找小公司来安装。然而,暖通行业并不是买个好一点的主机,随便安装就可以。家庭供暖是一套系统,主机部分只占30%,剩下的全是隐蔽工程,需要根据房子的户型、层高、装修风格等进行专业的设计。

 

 就拿供暖系统来举例,供暖系统是整个家装行业中最专业、最复杂的系统之一,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强电、弱电、自控、暖通、水暖等多个方面,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都有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。

 

 2、新暖通生态亟待成型

 

 对于如何规范暖通行业秩序这个问题,行业相关人士也多次提出。行业内的安装不规范行为是相对的,且很难杜绝,目前供暖经销市场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政策或行业协会制定的公约,工艺五花八门,各自建立各自的体系,因此,规范与标准就变成很相对的概念了,没有绝对的标准。

 

 由此可见,规范暖通行业秩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是个系统的、持久的工程,需要多项措施并举,不但要建立起完善的从业资质认证体系,而且还要加强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力度、加强媒体对行业的舆论监督力度。

 

 

 另外,行业内必须统一思想和认识。工程工艺的粗制滥造对行业影响巨大,“游击队”对行业秩序和规范造成了巨大冲击和严重后果,所有有责任心的公司必须统一起来,规范市场,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。

 

 其次,供暖企业应该积极创新,树立良心,从安全、节能、便捷、舒适的原则出发,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,给所有的消费者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,共同维护健康良性的市场环境。

 

 消费市场的不成熟,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既不理性,也不科学,他们往往只看品牌不看工艺,只看价格不看质量,从而造就了“游击队”的生存空间。业内专家表示:安装明装散热器系统应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施工单位,多比较、多学习,仔细参考、谨慎选择,不要因图一时的便宜,而给以后的生活造成隐患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 

 市场需要成长、行业需要进步、消费者需要成熟,只有多管齐下,并且持之以恒地落实和完善各项措施,暖通行业秩序才能得到规范发展。


行业“乱象丛生”,新暖通生态亟待成型-冷暖资讯-冷暖商情